作者:徐强
12月20日,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兴科技”)将在科创板首发上会,接受上市委的审议。碧兴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智慧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大数据。智慧环境监测业务主要是为环境水质监测、污废水监测、环境空气监测、烟气监测仪器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及数据服务。公司公共安全大数据业务主要为公安等相关政府部门实现移动信号与数据的实时跟踪、管理等提供数据采集端设备和公共安全大数据处理软件。
碧兴科技与碧水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者涉及的贿赂案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碧兴科技的声誉;就碧兴科技自身而言,管理漏洞多导致其官司诉讼缠身。这些都将是其IPO路上的绊脚石。
(资料图)
与碧水源渊源颇深
在碧兴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提的一家公司是碧水源。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碧水源都是碧兴科技的前五大客户,相关销售金额分别为1588.08万元、2321.3万元、4181.4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42%、5.69%、7.3%。可以看出,碧兴科技对碧水源的交易金额和占比都呈现持续增长状态。而且在2021年,碧水源已经跃升为碧兴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对此情况,碧兴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因为近年来污水处理行业市场需求从城市大中型污水处理厂转向乡镇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而碧水源获得的整体打包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不断增加,因此双方的关联交易预计仍将持续。同时,碧水源及其子公司使用国产环境监测设备的数量占比逐年提高,大幅降低其采购与运营成本,故该等关联交易具备合理性和必要性。
而从股权结构来看,碧兴科技的实控人为何愿平,其通过西藏必兴、西藏碧海对碧兴科技实施实际控制,合计控制公司53.78%的股份表决权。有意思的是,何愿平曾任碧水源的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2005年8月至2018年3月,何愿平作为联合创始人,就职于上市公司碧水源,任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而从2018年5月至今,何愿平任碧兴科技董事、董事长。
根据最近的上会稿内容显示,碧水源直接持有碧兴科技16.3%的股份,是碧兴科技第二大股东。而碧水源曾卷入一起贿赂丑闻。2007年,邓卓智利用其职务便利,为碧水源投标提供帮助,使其顺利中标。这样的行为对于碧兴科技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预计业绩下滑 毛利率走低
此次IPO,碧兴科技计划募资4.13亿元,其中1.92亿元用于智慧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项目,1.70亿元用于智慧水务大数据溯源分析服务项目,5106.2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碧兴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3.6亿元、4.08亿元、5.73亿元、2.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9.15万元、4526.13万元、7165.32万元、2244.3万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碧兴科技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3.52%和40.30%;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55%和58.31%。
表面上看,这样的业绩增长的确不错,但是这其中属于碧兴科技真正的实力得来的可能要打一些折扣。2019-2021年,碧兴科技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874.18万元、2028.05万元和4579.12万元,分别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26.18%、44.81%和63.91%,无论是补贴规模,还是占当期利润的比重,都在不断增长。尽管有政府补贴做后盾使其业绩亮眼,但是和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碧兴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并不突出。同期内,碧兴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76%、41.14%和32.28%,而招股书中列举的力合科技、聚光科技、蓝盾光电、皖仪科技和佳华科技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6.35%、44.42%和40.12%。
对此,碧兴科技解释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政府及事业单位客户由设备独立采购模式向设备、建设一体化采购模式转变,要求供应商承担包括挖沟开渠、站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及联网工作、开展比对检测及试运行维护等项目,而这些建设内容的增加就会导致一体化建设项目的毛利率偏低;随着公司承接此类业务数量增多,导致了环境水质监测系列产品毛利率的下降。
对于2022年的业绩预测,碧兴科技也并不乐观。招股书中碧兴科技表示,基于目前已实现的经营业绩、在手订单、正在执行项目的进展、市场环境等情况,预计2022年全年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4.9亿元至5.2亿元,同比下降9.18%至14.42%;预计归母净利润区间为 5800万元至6200万元,同比下降13.47%至19.05%。
值得注意的是,碧兴科技在研发方面也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2019-2021年,碧兴科技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34%、8.49%和8.39%,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1年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63个百分点。这样的研发投入,对碧兴科技未来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有不利影响。
内控不严 环保财务问题频发
碧兴科技的内控问题漏洞频出。在报告期内,其就存在多起财务内控不规范事项。
报告期内,碧兴科技向子公司受托支付金额共计15394.20万元,子公司转回金额为14544.20万元,目前上述涉及转贷的银行贷款均已全部清偿完毕。碧兴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转贷取得的资金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支付员工工资、偿还银行贷款等用途,不存在用于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和用途,不存在主观故意或恶意行为。报告期内公司的银行贷款不存在逾期还款情形,未给相关贷款银行造成损失,公司亦未因此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
对此,碧兴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增长较快,资金需求较大,但由于公司无房产、土地使用权作为可抵押资产,银行贷款均是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且大多有受托支付的要求。为满足公司资金使用需求,公司存在通过子公司进行转贷的情形。
实际上,碧兴科技还曾通过第三方回款。其中,企业和个人等第三方回款总额分别为1056.02万元、310.19万元和376.79万元;政府财政第三方回款分别为10888.05万元、7715.10万元和7514.26万元。上述第三方回款金额合计为27860.41万元,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20.79%。
碧兴科技还曾作为被告,则被深圳睿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原告的主张包括,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货款30万元,支付逾期付款滞纳金23万元。截至上会稿发布,碧兴科技有多起未决诉讼。
财务问题之外,碧兴科技及相关子公司还多次因为环境问题被处罚。2020年10月,碧兴科技子公司深圳市清汇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因设备发生故障未在网上平台报备,致其负责运维的废水排口余氯浓度超标,被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3万元;2021年9月,碧兴科技子公司安徽碧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因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或未采取减少废气排放的措施,被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处以罚款5.24万元;10月,漳州新维因未按规定对在线监测设备相关参数按最新要求修改,被漳州市芗城生态环境局处以罚款3.03万元;2021年11月,漳州新维因未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被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处以罚款2.13万元。
这样的碧兴科技,其IPO之路注定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