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8日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
(相关资料图)
高端引领,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
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能驱动、产研一体、开放领先的创新产品体系。
(一)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
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以3C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安防应急等典型场景应用示范为牵引,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产品攻关和产线建设,加速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二)巩固提升四类优势机器人
发挥本市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面向行业前沿和医疗应用需求,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发挥首都医工协同优势,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协作机器人领域,突破整机轻量化、视觉增强、力感知、柔顺控制、自学习等关键技术,提升整机荷载能力,发展自适应协作机器人;开展复杂任务执行算法和末端执行器技术攻关,推动多自由度协作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发展。特种机器人领域,提高消防、安防与救援机器人等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优化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降低综合成本。物流机器人领域,提升导航和运行精度,推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迭代升级,开发重载移动机器人,优化物流机器人应用环境。
稳链强链,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
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上下游协同、软硬结合的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
(一)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
开发并持续完善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挖掘应用场景资源,为模型预训练提供多样化场景数据支持,提高模型通用性和实用性。突破大模型多模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发图像、文本、语音及力、热、电、磁等多模传感数据融合处理的大模型系统。针对各类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场景特征,开发大模型高效微调算法,推动大模型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化应用。建设模型优化算法开源平台,打造全行业广泛参与、互动优化的大模型生态,推动模型性能迭代提升。
(二)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挖掘首都科技研发资源潜能,强化前沿领域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机器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通用技术方面,突破机器人系统设计、模块化与灵活重构、机器人云—边—端融合等技术。人机协作技术方面,研发三维全息环境建模和高精度触觉、力觉传感等技术。软件基础技术方面,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针对机器人研发、制造、测试和实际应用需求,研发通用支撑软件、仿真平台软件等技术。融合复用技术方面,探索人工肌肉、电子皮肤等新型结构的开发与应用,推动新材料、仿生技术、新型制造技术等交叉融合发展。
(三)夯实关键零部件基础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实施产业基础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综合性能,强化对整机的关键支撑能力。减速器方面,发挥整机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力矩自感知、长期免维护的精密减速器产品,开展新型传动产品研制。伺服驱动系统方面,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制大功率、高精度、高动态响应、高可靠的伺服驱动系统以及智能一体化关节等。控制器方面,重点突破振动抑制、惯量动态补偿、多关节复杂运动高速解算及规划等技术,提高控制器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传感器方面,着力攻克先进设计、制造、封测技术,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传感器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末端执行器方面,针对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典型应用场景,研发高精度、高荷载、多功能末端执行器。
标杆引领,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
面向医疗、制造、建筑、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领域重点需求,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开展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加快形成标志性场景、标志性服务、标志性模式和标志性业态。
(一)发展“机器人+”体验模式
面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安全应急等场景需求,支持用户联合企业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打造机器人创新应用“样板间”,扩大产品消费和应用。依托“新智造100”工程,支持机器人企业建设“机器人生产机器人”标杆工厂和“北京智造”体验中心,按照大规模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一体化供应链等模式,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
(二)发展“机器人+”定制模式
聚焦制造、商贸物流、农业等特定场景需求,支持用户与企业组建应用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首购订购等方式,研制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支持用户优先采购机器人创新产品和服务,遴选和编制机器人应用场景目录,打造产用合作创新模式。
(三)发展“机器人+”推广模式
整合机器人企业、用户、行业组织等多方资源,汇集各领域终端用户需求,开展常态化线上对接服务。建立医疗健康、制造、应急等领域常态化供需对接机制,促进机器人应用落地。创新应用推广模式,通过短期租赁、共享服务、代运营等方式加强应用推广,催生服务新业态。
创新服务,深入完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
围绕机器人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等产业环节,加快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机器人产业要素配置水平,建立“资源统筹—创新协同—环境优化”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建设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载体。推动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做优做强,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提升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运营服务水平,发挥医疗器械委托研发加工平台(CDMO)作用,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支持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通过“企业出题、创新中心答题”模式,协同解决多模感知、自主控制等共性技术问题。支持机器人标准化组织建设,实施标准规范引领工程,持续推进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加快共性技术要求、产品通用规范等标准研究制定,促进本市机器人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
2.建设机器人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提供中试熟化、工程开发、样品试制、数据模拟、场景应用、工艺改进等服务,满足样机及小批量生产的设计加工需求。推动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机器人配套加工中心、共享工厂,形成快速响应企业需求的精密加工、批量制造等服务能力。支持国家级机器人质量检验检测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元器件、零部件、整机等检测能力,面向安全应急等应用领域建设专业检测平台,健全机器人检测认证服务体系。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1.培育机器人优质企业。聚焦医疗健康、协作、物流机器人等领域,支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引进1—2家国际一流的机器人整机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规模化产业集群。面向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支持和推动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具有高成长预期的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
2.培育机器人新兴业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拓展业务模式,面向全国市场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推动企业拓展维修保养、二手交易与再制造等机器人后市场服务,鼓励企业提供机器人信息服务、远程运行维护等衍生服务,培育机器人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集聚发展,优化机器人产业空间布局
立足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链协作,推动本市机器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产业布局和区域资源高效匹配,加快打造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产用结合集聚区,全面提升机器人产业对内吸引集聚和对外辐射带动的作用。
(一)打造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
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支持海淀区以机器人原创和前沿技术创新为导向,打造国际领先的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生态。发挥产业区位和人才集聚优势,支持昌平区以承接中关村机器人创新成果转化为导向,引入机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重点承载前沿技术产业化和平台建设项目,优化机器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生态。
(二)建设南部机器人产用结合集聚区
发挥高精尖产业主阵地规模优势,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为导向,引入国际一流的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承载全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发挥特色产业集聚优势,支持丰台等区聚焦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建设细分行业机器人产用结合特色园区。
(三)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京津冀产业协同政策优势,支持机器人头部企业发挥产业链优势,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津冀布局。鼓励总部在京、生产在津冀地区的企业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母子工厂”等方式,实现生产资源对接、生产过程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能力。
保障措施
(一)做好组织保障
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在京布局。完善本市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各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成立机器人专家智库,开展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
(二)制定专项政策
市、区协同制定机器人产业专项政策。利用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首台(套)等政策,研究通过重点投资项目贷款贴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筹支持创新载体建设、创新产品研制、应用场景示范等。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本市机器人创新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投资,支持金融机构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个性化信贷和融资服务。
(三)加强人才培养
利用高精尖产业人才政策,加大国际一流机器人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加强在职人员技能培训,畅通企业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支持机器人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和联合科研基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推动央地协同
支持央企和部属高校院所在京建设机器人协同研发平台、产教融合基地,深度参与本市机器人场景建设,引导一批创新成果在京转移转化,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在京落地。支持本市企业参与央企产业链、创新链建设,促进央地机器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
(五)深化交流合作
办好世界机器人大会,组织政策宣贯、创新成果展、创新大赛等多元化活动,打造国际一流的机器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国内外企业在京设立机器人功能总部、研发机构、培训机构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本市机器人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六)开展产业监测
发挥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作用,加强机器人产业运行和动态监测。建立与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创新产品研制、重大项目实施、主要政策落实等进展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支持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