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全球聚看点】湖北日报:当新农人,更当兴农人

发布时间:2023-02-14 09:02:30 来源:湖北日报


(资料图)

□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90后青年回乡当村支书,打造“最美庭院”,擦亮农家乐招牌;211大学毕业生带领村民升级传统石英砂产业,4年时间村集体收入接近翻番;返乡青年企业家深度挖掘菊花产业,让菊花“开”出30亿元产值……近年来,黄冈持续培育新青年,引导青年做乡村振兴“领头雁”,10万“新农人”在老区大地激扬青春。

从曾经以“跳出农门”为目标,如今返乡回巢成为一种新选择,折射出新时代的发展巨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拥有变革力、创造力的青年人才,老区“新农人”,是这些年湖北扶持返乡创业、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缩影。

“新农人”之新,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业态,代表着乡村治理的新成效、新气象,代表着农村发展的新力量、新希望。“新农人”已经不再局限于掌握新的生产技术、销售手段的新型农民,而是投身农业农村发展,运用现代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带动乡村振兴的一群人。“新农人”涵盖广泛,恰恰是因为乡村振兴是多方面的,除了产业振兴需要人才之外,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堡垒,塑造乡风文明,建设生态宜居环境,都需要注入充满活力的新鲜力量。

每一位“新农人”,都要争当“兴农人”。“家乡生我养我,我只想通过努力带动乡亲们致富。”这是许多返乡青年的心声,也是他们重回农村的情感动力。从“新农人”到“兴农人”,需要更懂农村、更爱农民,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运用现代化手段做大产业做强品牌,将农民利益更好嵌入产业链发展之中。从“新农人”到“兴农人”,要有广泛发动群众的能力,组织村民合力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从“新农人”到“兴农人”,有许多障碍要跨越,也会面临不少现实难题,唯有不断自我革新、学习提升,将自身所长与农村发展所需更好结合起来,就能让自我价值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好实现。

兴农,不仅仅是农人的责任,每一位接受土地馈赠的你我,都应出一份力。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不少支持乡村振兴,支持人才回流的好政策,为农村植入了活力因子。让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热气腾腾、朝气勃勃的创业之地,需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返乡政策、创业扶持、产业引导上更精准有力,为更多有志投身农村创业的年轻人多解难纾困、多提供机会、多搭建舞台。全社会都来关爱农民、关心农村、助力乡村发展,用新思想、新文化滋养农村,新产业、新方式支撑农村,让“兴农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农村成为筑梦圆梦的“诗和远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