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深度使用一加11月余,我叛变了!欲出苹果13PM,将其扶正 快讯

发布时间:2023-02-16 12:47:24 来源:笑侃数码

自发布以来,一加11就充满了争议与热度。2K屏幕赛高,但更多人把焦点放在了亮度和PWM调光;3999起售,同存储规格下比小米13便宜600块、比K60 Pro贵100块,直杀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的腹地......


【资料图】

年前iPhone 13PM返厂维修,给的备用机XR实在是太卡,Carplay导航+充电buff叠满的话,它能卡在锁屏界面半分钟不动弹......当时考虑到临近春节放假,年前拿回13PM大概率没戏(到今天也没寄回来),于是我开始物色一台能顶一阶段的主力机。

小米13我对它各方面都挺满意,唯独长得太像刚送修的13PM。遥想那年老舅生日,天真的妹妹指着我的小米8问:哥,你这是iPhone X吗?......太尬了,至今记忆尤深,遂pass;

K60 Pro外观中庸但胜在价格有优势,不巧年前逛商场去小米之家摸了摸,被“塑料中框+塑料支架”给劝退。iQOO 11也是同样的理由被我排除在外;

剩下的中高端新机里,基于骁龙8GEN2几乎一雪前耻的表现,加上配置均衡性方面的考虑,我最终选择了一加11。

迄今,一加11我已使用了一个月,下面跟大家分享这段时间的个人体验。都是一家之言,难免有局限和偏颇,欢迎大家讨论、斧正。当然,如能帮到你,就再好不过~

屏幕

先说大家讨论较多的屏幕。一加11这块6.7英寸2K屏幕核心参数如下(源自官网):

6.7英寸,20.1:9,92.7%屏占比;

三星2K+120Hz AMOLED柔性微曲屏;

屏幕分辨率3216*1440,像素密度525 PPI;

全局默认最高亮度:500nit 典型值;

全局激发最高亮度:800nit 典型值;

局部峰值最高亮度:1300nit 典型值。

粗看这款屏幕其实没啥问题,高刷曲面屏+2K分辨率,供应商还是三星。而横向比较去年下半年发布的新机,一加11也是同价位少有提供2K屏的旗舰。我自己使用下来的感受是:屏幕精细度高、色彩艳丽,尤其是B站看4K高清视频的时候,让我觉得这块2K屏很值,“买手机就该买2K屏的”。不过从兼顾功耗和体验考虑,个人建议在设置里开启分辨率“智能切换”功能。

拍照效果就不啰嗦了,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大伙儿一看便知(原画上传,但似乎有压缩,将就看吧-_-|| ):

2倍长焦

马达

早年接触智能机,嗡嗡的转子马达导致体验太过拉跨,所以我养成了马达到手就关的习惯。去年切换到iPhone,因为关不了就一直用着。换到一加11,既然你官方都正大光明的宣传了——“安卓最大仿生振感马达”,那咱也体验一把,看你到底有几成功力?

如果说iPhone的马达振感是“若有似无”的话,那一加11的振感怎么形容呢,我暂且用“清晰且多变”来概括。以XR作为比较对象:

上滑呼出后台,XR的振感很轻微,像有人轻轻的摸了一下你的手,有时候甚至会被忽略。一加11则更为清晰明显(触感强度开到最大),振感粗略估计是XR的三倍左右。当你切换不同后台软件,一加11的振感又会跟刚才上滑呼出的时候有一些不同,振感会变弱一些且更短促;

从之前的一加10 Pro到我手里的一加11,再到前两天发布的一加Ace 2,这套设计语言不知道大家看下来什么感觉,反正我第一眼看到一加11是有些吃惊的:在以“对称”为美的中式美学氛围下,敢用这样的设计,有点胆量。不过,这两年各家旗舰机似乎在美学和辨识度之间,后者的优先级放的更高,远的如小米11 ultra,近的有vivo X90......

抛开摄像头模组,一加11的手感和质感我还是要给好评的。手感方面,得益于曲面屏+弧形后盖,加之8.53mm的厚度,握持时整机的贴合手掌,带来的手感不错。质感方面,去掉屏幕塑料支架,配备金属中框,以及摸起来顺滑的磨砂质感后盖,一加11的质感还是物有所值的。这里想再Q一下包括红米K60 Pro在内的某些中高端机型,“都卖四千块了,咱能不能把质感提一提?”

还是一个设计细节——电源和音量按键的位置。我体验下来觉得颇为合理(包括指纹解锁位置也是),手机左下角抵在掌心,大拇指刚好覆盖在音量键上,中指去按电源键也正好合适。同样的握姿,XR和13PM的按键都有些靠上,按起来不够方便。

充电与续航

毫无疑问,充电是安卓阵营内卷的方向之一,一加11内置5000mAh电池、支持100W快充,算得上两头兼顾。充电我不严谨的小测了一下,从1%-100%用时25分钟就好了,快是真的快。PS:开机状态,室温20°左右,原厂充电器+数据线。具体如下:

5分钟充电至30%,此时功率在70w左右;

10分钟充入54%,此时功率60w;

15分钟电量76%,功率来到54w附近;

20分钟充到92%,功率仍有32w出头;

充到100%满电,只用了25分钟。

续航的话,没有像其他数码博主一样掐表实测,按照我日常的使用习惯来说(智能分辨率+120Hz高刷),如果不打游戏工作日出门带上它续航基本不用担心,尤其是在WiFi环境下。如果中途打几把吃鸡的话,最后20%电开启省电模式也能支撑我到家。不错的续航+快速回血的充电,在这块我对一加11还是很满意的。

结语

总体来说,一加11在我看来是4000元价位段的水桶机,质感、屏幕、影像、续航、快充和马达等各方面,都挑不出啥大毛病。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讨论。另外,我计划13PM返厂回来以后,将其出掉扶正一加11。

最后再啰嗦几句。其实,自从去年底一加举办周年庆活动后,明显能感觉到一加的产品节奏和宣发打法有了改变。究其原因,在于一加全新的定位——一加变身为OPPO旗下主打性能的先锋品牌,主攻线上。转攻竞争激烈的国内线上市场,产品更迭速度更快、宣发更积极显然是必然选择。从一加从去年末到今年初发布的多款产品来看,单机的产品力都在水准线上,甚至直杀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的腹地,“性能强”、“性价比高”应该是接下来一加要着力强化的标签。

推荐阅读